本该是一桩你情我愿的跨国交易,却因为其中包含了两座位于巴拿马的关键港口,一下子引爆了整个舆论场。
为什么偏偏是巴拿马?因为这里不仅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咽喉要道,更是中国航运每年必经的战略枢纽之一。
而此次交易的买家——贝莱德,背后站着的是美国政府的强势资本,甚至和特朗普本人关系密切。
而更让人侧目的,是卖家正是李嘉诚——一个顶着“中国商人”名号的超级资本家,更是因此站在了风暴的中心。
从他几年前就开始慢慢地出售内地资产、将资本大幅转投欧美市场开始,外界对他的信任就在逐渐流失。
3月28日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开表态,将对这项交易启动反垄断审查,明确说会维护公共利益。
值得一提的是,就在宣布暂缓的前后,李嘉诚旗下四大企业的股价集体跳水,11个交易日内市值蒸发超780亿港元,堪称血流成河。
他原以为在西方市场能够得到更多尊重和资本溢价,尤其是像贝莱德这种庞然大物,能让他彻底抽身。
而且美国方面也没有表现出如李嘉诚想象中那样的欢迎,对于贝莱德来说,这是一笔投资,但政治层面却未必愿意为李嘉诚站台。
把港口拱手送上,美国人固然高兴,但李嘉诚却未必能成为他们心中的“好朋友”。
贝莱德一旦拿下这批港口,将直接跻身全球前三大港口运营商,几乎能与马士基、中远海运掰手腕。
霍家早就看透这点,花大力气投入核动力破冰船和极地运输体系,如今正稳扎稳打地掌控着一条全新的北极航线。
北极地区,不仅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和稀有金属等战略资源,其潜在的航运价值更是不可估量。
若能开辟出一条稳定、高效的北极航线,将极大地改变全世界航运格局,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战略安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。
在核动力破冰船方面,他们不惜斥资 238 亿美元,定制并精心调试了五艘核动力破冰船。
这些破冰船堪称北极航道上的 “钢铁巨兽”,拥有强大的破冰能力,能够在厚达数米的冰层中开辟出一条航道,为后续的运输船只保驾护航。
由于这笔投资数额巨大,霍家甚至抵押了香港总部大楼以筹集资金,足见其决心之坚定,破釜沉舟也要为国家开辟出这条新航道。
他们组织专业团队,冒着北极地区极端恶劣的天气特征情况,在冰川之上建立了 17 个全天候补给站。
这些补给站为过往船只提供燃油、食物、淡水以及紧急维修等必要服务,确保了运输航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。
他们的团队通过一次次当地考验查证,精确测量冰层厚度,精心绘制详细的航道地图,为中国货轮开辟北极航线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。
霍家的这一壮举,不仅助力中国抢占未来北极地区资源开采的先机,还与中俄在北极事务上的合作形成了战略协同,增强了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话语权;
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企业在推动国家战略发展中的担当和力量,也再次彰显了霍家三代人一脉相承的爱国情怀 。
当局明确态度:不允许将核心战略资产随意转手,不容资本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。
中国市场是他数十年打下的江山,如今信任崩塌;而美国市场并非他的天堂,反而更有几率会成为风险的放大器。
中国造船业已经连续15年全球第一,拥有完整的航运制造链,未来更有一带一路加持。
他曾凭借洞察力和胆识坐拥财富巅峰,如今却因一次不合时宜的决策,陷入信任危机和战略失误的泥沼。
我们当然不能否认李嘉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,但也必须承认,时代已经变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